客舍赠建康胡公子以宁

相从客舍久依依,江左风流天下稀。
理事自应推伯始,知名真不愧胡威。
霜高一榻横清汉,岁晚双樽傍落晖。
慷慨前期何处问,台城南上旧乌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舍赠建康胡公子以宁》是明代诗人毛奇龄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表达了对建康(今南京)地区文人雅士之间交往的赞赏以及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毛奇龄,字仲彝,号青玉,明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读书的家庭,其家族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毛奇龄在明末清初时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

  2. 诗歌原文

相从客舍久依依,江左风流天下稀。  
理事自应推伯始,知名真不愧胡威。  
霜高一榻横清汉,岁晚双樽傍落晖。  
慷慨前期何处问,台城南上旧乌衣。  
  1. 诗歌鉴赏
  • 江左风流:此句描绘了南京地区的文化氛围和文人风骨,暗指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墨客云集,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 理事自应推伯始:这里的“伯始”可能是对某位地方领袖或学者的尊称,意指在处理事务、管理地方方面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物。诗人通过对这位人物的赞誉,表达了对当地治理能力的认可。
  • 知名真不愧胡威:此处“胡威”可能是指某位有影响力的人名或地名,用以表达对方不仅享有盛誉,而且真正具备卓越的威望。
  • 霜高一榻横清汉: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美好场景,同时也隐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岁晚双樽傍落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意境,夕阳下的美景与两人相伴饮酒的情景相得益彰,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 慷慨前期何处问,台城南上旧乌衣: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展望的感慨,暗示着对朋友未来的祝愿,同时借用南京城南上的旧时乌衣巷这一历史遗迹,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气息。

这首诗不仅是毛奇龄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