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从客舍久依依,江左风流天下稀。
理事自应推伯始,知名真不愧胡威。
霜高一榻横清汉,岁晚双樽傍落晖。
慷慨前期何处问,台城南上旧乌衣。

注释:

客舍赠建康胡公子以宁

  • 相从客舍久依依:在客舍相处已久,依依不舍。
  • 江左风流天下稀:江南的才子们(指谢安)是天下少见的。
  • 理事自应推伯始:处理事情应该推举他(谢安)为首。
  • 知名真不愧胡威:因为他的名声,真是当之无愧啊。
  • 霜高一榻横清汉:霜降的时候,高高的床横卧于清朗的月光之中。
  • 岁晚双樽傍落晖:年老时,两人共饮,伴随着夕阳的余晖。
  • 慷慨前期何处问:我满怀豪情地询问,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
  • 台城南上旧乌衣:台城南面有一片旧日的官服(乌衣),指的是南京秦淮河附近的乌衣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客舍中写给朋友胡宁的信。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思乡、对友人的期望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想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首联“相从客舍久依依,江左风流天下稀。”写与友人在客舍相聚的时间之长,以及在江左(即江南一带,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人才稀少的情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才匮乏地区的感慨。
    颔联“理事自应推伯始,知名真不愧胡威。”赞美了友人处理政事的能力(推举谢安),同时也赞扬了他因名声显赫而受到尊重。这是对友人才能和地位的肯定。
    颈联“霜高一榻横清汉,岁晚双樽傍落晖。”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霜降时节,高高的床横卧于清朗的月光之中;岁月将至,两人共饮,伴随着夕阳的余晖。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
    尾联“慷慨前期何处问,台城南上旧乌衣。”表达了诗人想要向友人表达自己对重逢的期待,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最后一句“台城南上旧乌衣”点明了地点,即南京秦淮河附近的乌衣巷,暗示了与友人再次相逢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友谊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