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诸天天际开,翻经一上魏王台。
幽岩风静三花落,绝涧泉分五乳来。
汉禅远留金贝叶,秦官高覆石坛槐。
归云迷却丹龙洞,尚有闲僧坐翠苔。

【赏析】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9年),作者在杭州时所作。

“少室诸天天际开”,少室山是嵩山支脉,位于登封县西北。少林寺座落于此山之阳,因而得名。

“翻经一上魏王台”,少林寺建寺年代久远,历代高僧云集,佛学成就卓著。元代大德年间,住持为海云和尚。海云和尚曾请来日本僧人绍仁大师入寺传授佛法。绍仁大师在少林寺讲经说法,使寺院声名大振,成为当时中日两国佛教交流的重要场所。海云和尚圆寂前,特命人将《华严经》译成梵文,并请绍仁大师到寺内讲授佛典,使《华严经》得以传扬。绍仁大师圆寂后,人们为他立了碑,碑文为“绍仁大师”。海云和尚圆寂后,少林寺由弟子们管理。至元十六年(1289年),住持无为禅师圆寂,弟子们便将无为和尚的舍利子葬于寺中,并在舍利塔基下建造了“藏经阁”。

“幽岩风静三花落,绝涧泉分五乳来”,少林寺周围群峦叠嶂、古木参天,风景十分秀丽。寺内有一座小石桥叫“一里桥”,从桥上往下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成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流进山下的池塘里。寺内还有一座石塔,塔身用青石垒砌而成,高约七尺,呈六角形。据传说这石塔就是当年无为和尚的墓塔。石塔周围是一片竹林,竹叶随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声音,如同雨打芭蕉。寺内还有一座大殿,殿前有一块巨石,形状酷似一只巨大的石龟。寺内的建筑布局十分讲究,主殿前有一座石阶,两旁各有一个石狮子守护着。寺内还设有一个水池,池边种满了荷花,每到夏日,满池碧荷竞相开放,景色十分宜人。

“汉禅远留金贝叶,秦官高覆石坛槐”,少林寺的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僧人,他们在这里讲经说法,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佛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僧人玄奘大师翻译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详细记述了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经历,对研究佛教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宋代僧人宗赜也曾来到少林寺讲经说法。他的讲经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等诸多佛经的要义。这些经典著作都曾在少林寺刻板印行,流传至今。在寺庙的墙壁上还保存着一些古代书法家的作品,如唐人柳公权的书法等。

“归云迷却丹龙洞,尚有闲僧坐翠苔”,少林寺附近有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丹霞山,山上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色彩斑斓,非常壮观。相传这里曾是孙悟空修炼成仙的地方。在丹霞山下还有一座著名的庙宇——白云寺。这座寺庙坐落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四周山峦环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白云寺虽然不大,但香火鼎盛,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朝拜。寺内的壁画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绿树掩映、花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