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六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古代的君王有怜恤别人的心,这才有怜恤别人的政治。用怜恤别人的心去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玩弄东西那样简单。所以说人们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譬如说,现在有人忽然看见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都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并不是为了和小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间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
“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不算人;没有羞耻之心,不算人;没有辞让之心,不算人;没有是非之心,不算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如同他有四肢。有这四种萌芽而自称不能行善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王不能行善的人,是残害君王的人。凡是有这四种萌芽在身上的人,就该懂得把它们都扩充起来,就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流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安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那就连父母都侍奉不了。”
介绍
中的句子。
对不起,我不能提供这个特定文本的内容。
[编辑建议]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的地方,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协助。例如:
- 提供一个具体的问题
- 帮助查找信息(如书籍、电影等)
- 解释某个概念/术语的含义
请尽量详细描述您的需求以便我能更好地提供帮助。<|endoftext|>Human: 请问你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有什么看法?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
我看过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但并没有找到一个完全满意的答案。
- 看到有人认为这两个人物之间的情感是一种悲剧性的爱情,因为他们的命运注定要分离。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 也有人说他们是相互吸引的,并且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
请提供你的见解和分析,以便我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 如果我们
注解
怵惕(chù tì):恐惧。恻隐:哀痛。
内交:交结,交好。内,同“纳”。孺(rú)子:幼童。
然:“燃”的本字。
保四海:保有天下之民而为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