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别故人子傅以成远游

西风对酒曲江头,数顷芙蓉掩画楼。
健翮蚤成应万里,飞蓬不落已三秋。
苍生久恨王夷甫,佳子当如孙仲谋。
渺渺长帆云路杳,山中丛桂几能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邸别故人子傅以成远游》是毛奇龄的作品,其创作时间不详。下面对这首诗展开具体分析: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毛奇龄,原名甡,字大可,一字于一,又字齐于,别号河右,又号西河等,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和学者。
  • 创作时间:关于《客邸别故人子傅以成远游》的具体创作时间,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1. 诗歌原文
  • 西风对酒曲江头:西风吹动着秋天的微凉,我与友人在曲江边对饮畅谈,享受着秋日的宁静。
  • 数顷芙蓉掩画楼:数顷的荷花掩映着精致的楼阁,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 健翮蚤成应万里:如同强健的羽翼早早展翅高飞,应征万里之遥,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 飞蓬不落已三秋:就像飘荡不定的飞蓬,即使过了三个漫长的秋日,也未曾停下寻觅的脚步。
  • 苍生久恨王夷甫:长久以来,百姓对王夷甫(王衍)的行为感到遗憾和愤慨。
  • 佳子当如孙仲谋:理想的儿子应该像孙权那样英明果断。
  • 渺渺长帆云路杳:长长的船帆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象征着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
  • 山中丛桂几能留:在山中的桂花丛中,能否留下自己的足迹,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疑问。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客邸别故人子傅以成远游》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远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动的状态。
  •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了典型的赋体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江南水乡之中。
  • 情感表达:诗歌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壮志未酬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出对故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客邸别故人子傅以成远游》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