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七节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道德低的受道德高的役使,才智少的受才智多的役使;天下无道的时候,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役使,力量弱的被力量强的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天意。符合天理。顺从天理的生存,违逆天理的灭亡。齐景公说:‘既不能发号施令,又不愿服从命令,这是绝路一条。’于是流着眼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如今小国以大国为师而又耻于服从命令,这就像弟子耻于服从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以此为耻辱,不如师从文王。如果师从文王,大国只需五年,小国不超过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权。《诗经》上说:‘殷商的子孙,数目不下十万。上帝既已降命,于是臣服于周。于是臣服于周,天命并不固定。商臣漂亮聪明,也上镐京助祭。’孔子说:‘仁德是不在乎人多势众的。国君如果爱仁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如今有人想要无敌于天下却不依靠仁德,这就像要解除炎热却不洗浴一样。《诗经》说:‘谁能解除炎热,却不凭借洗浴?’”

介绍


《离娄上》是《孟子·滕文公下》的第七篇,收录于《四书五经全集》,作者为孔子。

《离娄上》全文如下:

  1. 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 今之人用大功而自以为不足者,其所以不至者,未尝不在其中。故君子必慎于其所言。
  3. 君子所立之事,皆足以观人之得失;所行之道,皆足以见人之是非。

《离娄上》是孟子在滕国讲学时的言论,主要讨论了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否源于内在而非外力。他认为这些品质并非天生赋予,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他强调君子应该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从他人言行中判断其是非优劣

注解

小德役大德:即“小德役于大德”。

绝物:断绝有关人事交往。

女(nǜ):以女嫁人。

指《诗经·大雅·文王》篇。

丽:数目。亿:周代称十万为亿。这里形容众多。

侯于周服:乃臣服于周;侯,语助词,乃。

肤敏:品德优美,言行敏捷。裸(guàn)将:“将裸”的倒文,助祭。裸,古代一种祭礼,称“灌鬯礼”。祭祀时,在神主前将玉制酒器中的酒洒在白茅上,表示神在饮酒。将,助。京:镐京,西周国都。

执:救治。濯(zhuó):洗涤。

逝:发语词,无义。引诗见《诗经·大雅·桑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