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七节

孟子说:“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小的德行被大的德行所役使,小的贤能被大的贤能所役使;在天下混乱的时候,小的国家被强大的国家所役使,弱小的国家被强大的国家所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天命决定的。顺应了上天的意志,就得以生存;违背了上天的意志,就会导致灭亡。齐景公说:‘既不能指挥,又不能接受命令,这是断绝了与万物的联系啊。’于是就流着眼泪嫁给了吴国。现在一些小国家侍奉大国,却以受命为耻辱,这就如同弟子以服从先师的名义而感到羞耻一样。如果真感到羞耻,那么不如向文王学习。向文王学习,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一定能治理好天下了。‘《诗经》中说:“殷商的子孙,其才出众难以计数。上帝已经安排了命运,让他到周朝去服事。他到了周朝,天命并不固定。殷商的士人勇猛敏捷,要在京城举行祭祀。’孔子说:‘仁德是不能被大众所理解的。国君如果喜好仁德,天下就没有敌手了。’现在想要在天下无敌而不以仁德作为根本,这就好像是拿着热东西却不用水洗它一样。‘《诗经》中说:“谁能执持着火把,却不用水洗?’”

注释:

  1. 天下有道:天下政治清明,合乎道德。
  2. 小德役大德:小的德行役使大的德行。
  3. 小贤役大贤:小的贤良操守役使大的贤良操守。
  4. 天下无道:天下政治混乱,不合乎道德。
  5. 小役大:小的国家役使大的。
  6. 弱役强:弱小的国家役使强大的。
  7. 顺天者存:顺应自然规律的人才能生存。
  8. 逆天者亡: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必然灭亡。
  9.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既不能够指挥也不愿意接受命令。
  10. 是绝物也:这是断绝与万物的联系啊。
  11. 涕出而女于吴:眼泪流出来嫁到吴国去了。
  12. 今也小国师大国:现在的小国家侍奉大国。
  13. 耻受命焉:以接受命令为耻辱。
  14.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15. 执热而不以濯:手里拿着烫手的东西却不用水冲洗。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对当时一些诸侯国的批评。他认为,这些诸侯国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他们只知一味地顺从,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和领导,更不懂得如何去改变和创新,所以他们最终都失败了。同时,孟子也指出,如果诸侯国能够顺应天命,尊重自己的人民的意愿,那么他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