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不仁者可以跟他谈论什么呢?他们喜欢自己的危险,却害怕自己带来的灾害,乐于看到自己造成的灭亡。不仁而可以跟他谈论什么,那还会有国家和家庭的灭亡呢?有一个小孩唱道:‘沧浪之水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啊,用来洗我的双脚。’孔子说:‘年轻人听好了!清澈的水才用来洗帽缨,浑浊的水才用来洗双脚,这是自己选择的。’人必定要首先辱骂别人,然后别人才会辱骂他;家庭也必先自毁,然后别人才会毁它;国家也必先自伐,然后别人才会伐它。太甲说:‘上天降下灾难,尚且还可以避免;自己造成灾难,那就无法挽救了。’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1.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2. 孟子曰:孟子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哲学观念,即仁爱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3. 不仁者可与言哉:意思是说,不仁的人可以跟他谈论什么呢?这里的“仁”是指仁爱之心,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4. 安其危而利其菑:意思是说,喜欢自己的危险,却害怕自己带来的灾害。这里的“菑”是指灾害,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威胁。
  5. 乐其所以亡者:意思是说,乐于看到自己造成的灭亡。这里的“所以”是指原因,是对国家和社会的祸患。
  6.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意思是说,不仁而可以跟他谈论什么,那还会有国家和家庭的灭亡呢?这里的“亡国败家”是指国家和家庭的灭亡。
  7. 孺子:小孩子,代词。
  8.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这里的“沧浪之水”是指沧浪河,位于今山东济南市北郊。
  9.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这里的“沧浪之水”是指沧浪河,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北郊。
  10. 孔子曰:孔子在这里发表了他的观点,认为应该遵循道德规范,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利益。
  11. 小子:年轻的学生,代词。
  12.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意思是说,清澈的水才可以用来洗帽缨,浑浊的水才可以用来洗双脚。这里的“自取之也”是指自己选择的行为。
  13.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先侮辱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侮辱他。这里的“人”是指他人,“侮”是指侮辱。
  14.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意思是说,一个家庭如果先毁掉自己,那么别人也会毁掉它。这里的“毁”是指毁坏。
  15.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先攻击别人,那么别人也会攻打它。这里的“伐”是指攻击。
  16. 天作孽,犹可违:意思是说,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设法避开。这里的“作孽”是指造孽,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祸害。
  17. 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说,自己造成的灾祸,是无法挽救的。这里的“活”是指生存。
    赏析:
    孟子在这段对话中,通过描述不仁之人与仁者之间的对话,阐述了他关于仁爱的思想。他认为,仁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只有具备仁心的人才能谈论国家大事。他还指出,不仁之人往往喜欢自己带来的危险和灾害,乐于看到自己造成的灭亡。这种思想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时,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回避问题。此外,他也提醒我们,对于自身行为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自取其辱,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