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句: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孟子说:“如果一个人爱他人却不被亲近,那就要反省自己的仁爱之心;如果一个领导者治理他人却不去治理自己,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智慧;如果一个礼节之人对他人的礼仪不给予回应,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敬重之心。如果行动中有所不顺遂,都应该反求诸于自我,只有端正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归顺。《诗经》中说:‘长久地寻求与天命相配的人,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

注释: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成《孟子》一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

爱人不亲:指的是对别人的爱没有得到亲人的喜爱和回应。
反其仁:指反过来检查自己对他人的爱心是否足够。
治人不治:意指领导或管理者没有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
礼人不答:意指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节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和尊重。
反求诸己:意为在遇到困难或不顺之时,应先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
身正而天下归之:《诗经》中的这句话意味着当一个人自身的行为端正时,其他人自然而然地会向他投来信任和支持。
配命:与天命相配,表示顺应自然的规律和命运的安排。
自求多福:意味着通过自我努力和修养,自然会获得更多的福祉。
永言配命:永远地寻求与天命相配的人。
自求多福:自然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