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八节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天下人都很高兴地来归附自己,把天下人都高兴归附(这件事),看得像草芥一样,只有舜能做到。不能得父母的欢心,不可以做人。不顺从父母,不可以做儿子。舜尽心尽力侍奉父亲而瞽瞍终于高兴,瞽瞍终于高兴而天下的风俗为之潜移默化,瞽瞍终于高兴而天下做父亲、做儿子的伦常也由此确定,这叫做大孝。”

介绍


《离娄上》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和论辩。其中,《离娄上·第二十八节》的内容涉及对人性的理解、道德修养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该节主要讨论的是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并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有四种基本的情感倾向:喜怒哀乐(即人的基本情感);仁义礼智信(即儒家的五种美德)。他指出,这些情感和美德并非天生就存在,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才能获得。

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培养出这四类情感和品德,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它们,那么这个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这种人不仅在社会上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还能帮助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

总之,《离娄上·第二十八节》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出高尚的品质和品德。这不仅是对

注解

草芥:像草和芥一样不足珍惜,比喻轻贱。

瞽(gǔ)瞍(sǒu):舜的父亲。厎(zhī)豫:得以快乐。厎,致。豫,安乐,安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