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孟子说:“天下人都非常高兴,都愿意归顺他,就像草芥一样微不足道;只有舜是例外。不得到父母的疼爱,就不能成为人;不能顺从父母,就不能成为子女。舜尽了事奉父母之道,而他的双亲瞽瞍也感到喜悦,因为瞽瞍喜悦,天下就安定了,因为瞽瞍的喜悦,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就确定了,这就是最大的孝。”
诗句释义:
- “天下大悦而将归己”: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都愿意跟随。
- “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看待自己得到天下人的喜爱,就像草芥一样微不足道。
- “惟舜为然”:只有舜例外。
-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没有得到父母的疼爱,就不能成为人。
- “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能顺从父母,就不能成为子女。
- “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舜尽了事奉父母之道,而他的父亲瞽瞍也因此感到喜悦。
- “瞽瞍厎豫而天下化”:因为瞽瞍的喜悦,天下就安定了。
- “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因为瞽瞍的喜悦,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定。
译文:
孟子说:“如果天下人都非常高兴并且愿意追随你,就像草木小草一般微不足道,那说明你做得很好,只有圣人舜做到了。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疼爱,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不能顺从父母,也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子女。舜尽到了他侍奉父母的责任,而他的父亲瞽瞍也因此感到高兴。因为瞽瞍感到高兴,天下就安定了,因为瞽瞍感到高兴,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就确立了。这就是所说的大孝。”
赏析:
此诗强调了家庭关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获得家庭的认同和接纳,无论是成为儿子还是父亲,都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家庭和谐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儒家对于家庭伦理的重视。同时,孟子在这里也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行为,达到与社会相融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