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五节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做官不是因为贫困,但有时也是因为贫困。娶妻不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也是为了奉养父母。为贫困而做官的,(便应该)辞掉高官(安心)做小官,拒绝厚禄只领薄俸。辞掉高官做小官,拒绝厚禄只领薄俸,做什么合适呢?守门打更都行。孔子曾做过管仓库的小官,说:‘财物的出纳没差错就行了。’也曾做过管理牧场的小吏,说:‘牛羊都长得茁壮就行了。’地位低下而议论大事,那是罪过。在朝廷上做官而道得不到发扬,那是耻辱。”

介绍

《孟子·第十卷·万章下·第五节》是儒家经典《孟子》的一部分,属于先秦散文。在这部分内容中,孟子讨论了“仁”和“义”的重要性。他提到,仁者爱人,而爱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喜欢,还包括尊敬、关怀等。同时,义者有分寸,意味着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

孟子认为,仁和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仁的人可能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没有义的人则可能无法正确行事。他还强调,真正的善行不仅在于个人的行为,更在于其对社会、国家和他人的影响。

孟子还讨论了人性的问题。他认为,人性本善,但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完善。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孟子·第十卷·万章下·第五节》是一篇关于儒家伦理观的重要论述,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解

养:赡养、侍奉父母。

抱关击柝(tuò):守门打更。

委吏:负责保管仓库、会计事务的小官。

乘(shèng)田:管理牧场的小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