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八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村里的优秀人物就同这一乡村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里的优秀人物就同这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满足,便又追论古人。吟诵他们的诗,研读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介绍
孟子·第十卷·万章下·第八节”是一篇古文,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经典之一。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孟子对于道德、仁义、孝道等儒家思想的看法和理解。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良和道德潜力。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这种善良的品质,使人们能够成为有道德的人。孟子强调,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更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他认为,一个孝顺的子女应该关心父母的健康和幸福,尽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他们的遗愿。
孟子还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他认为,仁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认为,仁爱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他主张,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应该在行为上表现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品质。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八节’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孟子关于道德、仁义、孝道等儒家思想的看法和理解,体现了他对人性本善、仁爱等观念的强调和倡导。
注解
尚:上。
颂:通“诵”,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