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踏灯词 其一

毬场花帽打三郎,重戴朱竿学教坊。
何处大鳌山最美,三条火巷在廊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帝京踏灯词 其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正月十五上元夜长安城的壮丽景象,以及人民欢腾庆祝的情景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盛世景象和人民的欢乐心情。诗中提到“正月中旬动帝京”,意味着正月十五的夜晚,长安城被万灯照亮,人们倾城而出,尽情歌舞,形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此外,诗句中的“候骑不窥云中郡,屯田直至纥干山”不仅展示了长安城的防御坚固,而且反映了当时唐朝的军事实力和经济繁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采用了赋法,为盛唐歌行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显示了刘禹锡卓越的艺术造诣。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风格,又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盛况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文献。

刘禹锡的《帝京踏灯词 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再现了大唐帝国上元之夜的辉煌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深切忧虑。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