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祝湘潭沈使君八十 其二

楚泽行吟八十秋,长看织女会牵牛。
醉来忽梦少年事,犹道慈恩寺里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祝湘潭沈使君八十》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琵琶峰顶企朝暾,玉杖扶来好弄孙。怪道行厨仙酝美,法曹曾使在吴门。楚泽行吟八十秋,长看织女会牵牛。醉来忽梦少年事,犹道慈恩寺里游。

  2. 作者介绍:毛奇龄(1575—1659年),字远量,号西河,南直隶休宁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以诗词闻名,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和小令。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深受后世文人喜爱。毛奇龄不仅在文坛上有较高的成就,还曾在官场任职,担任过多个职位。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湘江边的景致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琵琶峰顶企朝暾,玉杖扶来好弄孙”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琵琶峰顶观看太阳的景象,以及手持玉杖、逗弄孙子的温馨场景,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关爱和生活的惬意。“怪道行厨仙酝美,法曹曾使在吴门”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食和法律知识的热爱,以及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之情。“楚泽行吟八十秋,长看织女会牵牛。醉来忽梦少年事,犹道慈恩寺里游”这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和怀旧之情的流露。诗人通过回忆年轻时的往事,以及描述自己与慈恩寺的深厚情谊,传达了一种深沉而绵长的怀旧情绪。

《寄祝湘潭沈使君八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明代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情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和精神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