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检讨同年假归·白首联镳春又春》是清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毛奇龄,明末清初的文人,其生平经历颇为复杂。他曾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后出仕清朝,并在康熙时被推荐博学鸿词科,授为检讨,并担任明史馆纂修官。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著述甚丰。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西河合集》四百余卷中收录了他的经史及音韵学著作。
诗歌原文:
白首联镳春又春,退朝长约乞閒身。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高检讨同年假归·白首联镳春又春》以“白首联镳春又春”起兴,描绘了一幅春天归来、同僚相聚的图景。这里的“白首”不仅指年老,也暗喻着历经风霜的岁月,而“联镳”则是形容同僚间的紧密联系和共同前行的景象。
- 情感细腻:诗中的“退朝长乞閒身”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通过“乞閒身”这一动作得到体现,显示出他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宁静与自在。
- 历史背景:
- 政治动荡:毛奇龄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流亡的经历。从明末到清初,他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这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 文化贡献:尽管生活坎坷,但他在文学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斐然。他的著作涵盖了经史及音韵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毛奇龄的语言表达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如“白首”、“春又春”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也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和人性的光辉。
- 社会影响:
- 文人典范: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毛奇龄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范例。
- 思想传承:他的诗作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那个时代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通过对《高检讨同年假归·白首联镳春又春》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毛奇龄在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涯中展现出的复杂性。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命运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