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楞伽石上排,日高云影落香台。
分明一个方山子,画作维摩入座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卷楞伽石上排,日高云影落香台。
分明一个方山子,画作维摩入座来。
《题方山子画像册页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公元1086年(元丰元年),时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方山子为友。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方山子,光禄寺丞,号潜仙,不知所止。
眉目疏朗,须髯若神。
自少有诗名,其家藏书数千卷。
读书皆精思,能文章,善鼓琴。
尝为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方山子闻之,大怒说:“公非诗人,勿效此吟诗!”
又尝以书遗余。
读之喜曰:“此可传世矣!”
余谢不承命。
方山子起,强席上请诸客曰:“凡人各自顾视深潭而莫知他人鱼之乐者,盖以其出人远也,一沉于水,则各复其故物,则彼是鱼之乐,而今乃是人之所笑矣。”
余闻此语,大笑不已。
它日与客饮酣,据桌上浮图堂下大槐树下,起而赋诗云:“稽山何郁郁,柯叶自青苍。近水不可极,远山有馀光。平沙着宿鹭,落日空冥芒。江海寄余生,秋毫觉寸长。哀哉!故人翻为路人笑,行人去兮君何方?”
方山子闻之,不觉失色惶恐,逡巡避坐,期年不得见。
余将归旧山,复行,至于九江某寺,夜半月落,独坐亭上,僧仰视大池空白,若有所唤呼。
遂命侍史汲清泉烹茶,方出一把月,影落棋盘。
各号‘方外之士’,使击鼓椎牛,从容宴笑,留月四更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