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楞伽石上排,日高云影落香台。
分明一个方山子,画作维摩入座来。

【注释】

楞伽:梵文音译的《楞伽经》,即《楞严经》。石:指碑石。排:排列,排列有次序。香台:佛堂,佛教徒烧香礼佛的地方。维摩诘(wéijí):古印度人名。《楞严经》中说:“维摩诘菩萨以一苇渡海而到大乘”。入座来:进入佛堂,礼拜佛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题写方山子画像时,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维摩诘菩萨入座图。

首句“一卷楞伽石上排”,点明画作是一幅《楞伽经》。楞伽,梵文音译,意译为《大智度论》或《大乘起信论》。这里指的是刻在一块石碑上的《楞伽经》文字,因为石碑上有字,所以叫“排”。“排”就是“刻”的意思,这里用一个“排”字,既写出了画面的内容,又突出了画面的形式。

次句写日高云影落香台。日上三竿,阳光照耀着云霞,照在香台上,香台被染得金光闪闪。这里的“香台”是指供奉佛像的佛堂,“云影”则是指佛堂周围的云雾。“日高”与“云影”对举,既写出了时间,又写出了空间,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末句“分明一个方山子,画作维摩入座来。”方山子是画家的名字,他的画笔下所画的维摩诘菩萨,好像真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了。“分明”二字,既写出了画的形象逼真,又写出了画家的功底深厚。“维摩诘”是佛经中的人物,他曾经用一根芦苇渡过大海,到了大乘世界。这两句诗把这幅画比作维摩诘菩萨入座,既写出了画家的匠心独运,也写出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