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刍一束路漫漫,送子将归欲别难。
只恨毛生亡母后,依然捧檄在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生刍一束路漫漫,送子将归欲别难。
只恨毛生亡母后,依然捧檄在长安。
“生刍一束路漫漫,送子将归欲别难。只恨毛生亡母后,依然捧檄在长安。”这是清代诗人毛奇龄的《送黄徵君虞稷丧母还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送黄徵君虞稷丧母还里 其四》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和家庭情感的重视。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命、亲情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真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