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金太守席书事一十二韵不揣下里同座上诸公和得东字

别幕连云起,高轩傍晚通。
樽开官舍北,客至日华东。
饮胜追河朔,游欢过邺宫。
雕栏翻药紫,甃井坠榴红。
葵暖烹凫汁,浆寒漱马□。
行厨藏竹里,置席在花中。
几润衣沾露,槃欹烛有风。
翰林清作圣,太守醉为翁。
弦下开新照,枭成得故雄。
兴能追庾亮,序已让王融。
择木飞宵鹊,谈冰愧夏虫。
当筵无好句,空道和仪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此题目要求介绍文学作品,并指出作品的作者、朝代和内容。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述汝南金太守席书事迹的诗歌,共十二韵,由“东”字引发的一系列感慨。然而,由于信息有限,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诗人、朝代和背景。因此,我们只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并尝试给出一个可能的创作背景。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任免、升迁等事务往往与朝廷的政策、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席书作为一位高官,其事迹必然涉及这些方面。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席书因某种原因被免职或罢黜后,心中所引发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东”字的出现,也可能暗示着席书曾经是东晋时期的人,或者他与东晋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诗人、朝代和创作背景,但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和推理,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这首名为《汝南金太守席书事一十二韵不揣下里同座上诸公和得东字》的作品,很可能是在描述一位东晋时期的官员因为某些原因被免职或罢黜后,心中所引发的感慨和思考。然而,这只是一个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测,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