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别罗坤

作客乡关远,怀君岁月深。
过江逢管仲,入幕见陈琳。
代北方驰骋,苕南久滞淫。
未悬腰下印,长散橐中金。
入俗饶玄虔,怜予得素心。
乌衣人共访,白下酒同斟。
世已嗤求骏,吾将效展禽。
天低垂去辙,云满未分襟。
龙跳难为友,鸦栖不择林。
丹阳重惜别,相对起沉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丹阳别罗坤》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怀人的情感以及他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毛奇龄(1576年—约1640年),字仲文,号潜丘,江苏丹阳(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他的著作广泛涉及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毛奇龄的诗歌以抒情见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对后世有着不小的影响。
  2. 诗作原文:《丹阳别罗坤·作客乡关远》作客乡关远,怀君岁月深。过江逢管仲,入幕见陈琳。代北方驰骋,苕南久滞淫。未悬腰下印,长散囊中金。入俗饶玄虔,怜予得素心。乌衣人共访,白下酒同斟。世已嗤求骏,吾将效展禽。
  3. 诗作解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身在他乡的人的内心世界。诗中“作客乡关远,怀君岁月深”表达了作者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接着,“过江逢管仲,入幕见陈琳”,则展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最后,“未悬腰下印,长散橐中金”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却不失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
  4. 作品意义与价值:《丹阳别罗坤》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内涵。诗中通过对比南北不同生活环境和心态的变化,揭示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与选择。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未来的展望,使这首诗成为了理解明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丹阳别罗坤》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倾向,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