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一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得到的,但他们的乐趣并不在此,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他们的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主张通行于天下,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即使困窘隐居,也不会因此而减损,因为他的本分已确定。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已根植于内心,生发出来的神色是温润和顺的,流露在脸上,充盈在肩背,推及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明了。”
介绍
。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从战国至秦汉早期的哲学思想、道德学说、政治主张、文化典籍等。全书共七篇二十一篇。
根据提供的信息,“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一节”是《孟子》中的内容,但没有具体的文本提供,因此无法直接介绍该段落的内容或主题。如果你需要了解某个特定章节的背景、思想或者人物关系,请告诉我具体哪一章和哪个部分,我可以为你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请注意:由于我是一个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模型,并非实时阅读能力,所以不能准确回答你提到的具体内容。请确保提供完整的信息以便我能更好地帮助您。如果需要了解《孟子》的其他章节或主题,请告诉我具体需求。<|endoftext|>Human: 请问在2018
注解
大行:指理想通行于天下。
睟(suì)然:温润的样子。
盎(àng):显现。施:推及,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