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说:“治理好田地,减轻税收,就可以使百姓富裕。按照时令安排饮食,按照礼的规定去消费,财物就会用之不竭。百姓没有水和火便无法生存,黄昏夜晚敲开别人家的门要水、火,没有不给的,因为水、火极其充足。圣人治理天下,应使粮食如同水、火那样多。粮食如果像水、火那样充足,百姓哪里会不讲仁爱呢?”
。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哲学问题和回答。
在《孟子·尽心上·第二十三节》中提到的“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什么?这五个字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字共同构成了儒家伦理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应当具备同情心、公正无私的行为准则
易:治理。田畴:田地。
食之以时:按时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