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雾引

山中大雾暗高阁,咫尺不辨阁前竹。
朝光初上欲破难,苍茫如在环瀛间。
须臾日色拔松顶,将破松枝漏光景。
忽闻一响裂万壑,大雾骤敛如雨落。
我来阁中观素书,窗纱几漆疑水濡。
竹根初青日初出,此时已及数竿日。
入山数载恐不深,大雾欲破惊人心。
我将深隐共元豹,藏入雾中谁得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雾引》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毛奇龄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山中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山雾引》的作者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是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他是一位学者,曾参与抗清军事但在事后流落多年。他的学识渊博,尤其在音韵学方面有深入研究,并且著有四百余卷的各种著述。尽管他在引用资料时有所欠缺,但他的诗作仍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魅力。

  2. 诗歌原文:《山雾引》的原文如下:
    山中大雾暗高阁,
    咫尺不辨阁前竹。
    朝光初上欲破难,
    苍茫如在环瀛间。
    须臾日色拔松顶,
    将破松枝漏光景。
    忽闻一响裂万壑,
    大雾骤敛如雨落。
    我来阁中观素书,
    窗纱几漆疑水濡。
    竹根初青日初出,
    此时已及数竿日。
    入山数载恐不深,
    大雾欲破惊人心。
    我将深隐共元豹,
    藏入雾中谁得寻。

  3. 诗歌解读:诗中描写了早晨时分山中大雾的景象,从晨光初现到太阳穿透雾气,再到大雾突然消散,最后诗人进入阁中欣赏素书,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变化与惊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

《山雾引》不仅展示了毛奇龄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独特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