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楼歌

白云楼,高接天,雕甍玉柱相钩连。
上看挟飞鸟漠漠翔云烟,下看垂溜悬飞泉。
凭栏欲数城外山,卧听颍水流潺潺,郡王夙昔居其间。
启祯之际藩府稠,郡王十七留禹州。
当时各请建飞楼,敕地命名巨细分。
博闻为最次白云,白云者谁怀庆君。
仙人楼居飨王孙,嶒嵘金碧日月昏。
钧天之乐歌管翻,青娥紫袖抱瑟弹。
迥若细雨吹云间,听者若寐欲寤难。
天阴昼晦欢宴促,荡荡城门乌啄肉。
一从流寇乱中州,万瓦千楹总陵谷。
白云楼,今尚存。
下有断垣上有轩,土中金丝碗井边。
玉丝盏,一丝直万钱。
万丝十千贯,摧碎弃井边。
土涩石钱满,辟楼植瓦作州署,重凿青天入云住。
山头日出扬曙光,风里杨花落飞絮。
使君拾扬花,饮我楼外亭。
通池引曲溜,激激楼前鸣。
持觞一望楼头絮,几欲登楼百感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云楼歌》是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歌主题:《白云楼歌》以“白云楼”为载体,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高远的境界。诗中的“白云楼”,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景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因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诗中提及的郡王及其所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背景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艺术特色:《白云楼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飞鸟、云烟、山峦、飞泉等自然元素融入诗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意境。此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持了诗歌的流畅性,又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

  3. 文化意义:《白云楼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通过诗歌这一形式,传递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同时,《白云楼歌》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白云楼歌》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更因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成为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感受到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