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楼,高接天,雕甍玉柱相钩连。
上看挟飞鸟漠漠翔云烟,下看垂溜悬飞泉。
凭栏欲数城外山,卧听颍水流潺潺,郡王夙昔居其间。
启祯之际藩府稠,郡王十七留禹州。
当时各请建飞楼,敕地命名巨细分。
博闻为最次白云,白云者谁怀庆君。
仙人楼居飨王孙,嶒嵘金碧日月昏。
钧天之乐歌管翻,青娥紫袖抱瑟弹。
迥若细雨吹云间,听者若寐欲寤难。
天阴昼晦欢宴促,荡荡城门乌啄肉。
一从流寇乱中州,万瓦千楹总陵谷。
白云楼,今尚存。
下有断垣上有轩,土中金丝碗井边。
玉丝盏,一丝直万钱。
万丝十千贯,摧碎弃井边。
土涩石钱满,辟楼植瓦作州署,重凿青天入云住。
山头日出扬曙光,风里杨花落飞絮。
使君拾扬花,饮我楼外亭。
通池引曲溜,激激楼前鸣。
持觞一望楼头絮,几欲登楼百感生。
【注释】:
白云楼,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天接:高入云端。
玉柱:指楼台。
挟:夹杂。
下看:俯视。
垂溜:水流从高处倾泻下来。
欲数:打算数。
郡王:指明代的朱厚熜。
启祯:明朝的宣德、正统年间。
藩府:藩王的官邸。
建飞楼:修建高楼。
巨分:地名,指今安徽霍邱县。
博闻:即“博闻”,博学多才的人。
怀庆君:指朱厚熜之父明太祖朱元璋。
仙人楼: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朱厚熜的居所。
嶒嵘:高峻的样子。
钧天:古代神话中的乐宫,此处比喻楼阁高耸入云,天上人间。
青娥紫袖:穿着青色衣服的女子和穿紫色衣袖的歌妓。
听者若寐欲寤难:形容歌声婉转悠扬,让人陶醉。
城郭:城墙。
流寇:指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万瓦千楹:形容建筑众多。
钧天之乐歌管翻:指歌声如在天上歌唱,琴声如在地下回荡。
土涩石钱满:指土地贫瘠,石头多而钱少。
辟楼植瓦作州署:在楼顶开凿窗户,将瓦片作为官府。
重凿青天入云住:重新凿刻青天进入云层,使楼成为云中的住所。
扬花:飘落的花瓣。
使君: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饮我楼外亭:请我在楼上的亭子里喝酒。
通池引曲溜:引水穿过池塘。
激激:水声激荡。
持觞:端起酒杯。
楼头絮:指柳絮。
百感生:各种感触涌上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座位于古都亳州的白云楼,并借楼抒怀,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及对人生百态的领悟。
首联“白云楼,高接天,雕甍玉柱相钩连。”写白云楼的高耸入云,楼台之间用雕花的梁柱相互连接的景象。其中“钩连”一词形象地展现了建筑的精巧与和谐美。
颔联“上看挟飞鸟漠漠翔云烟,下看垂溜悬飞泉。”描写站在楼阁上远眺,可以看到鸟儿在空中翱翔,俯瞰则能看到流水从高处倾泻而下。这一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颈联“凭栏欲数城外山,卧听颍水流潺潺,郡王夙昔居其间。”写诗人坐在栏杆上眺望远处的山峦,聆听着颍河的流淌声。其中“郡王”指的是朱厚熜,他在此地曾经居住过,留下了许多故事。
此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怀念之情,还透露出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心。
尾联“启祯之际藩府稠,郡王十七留禹州。”提到在明朝宣德年间,这个地区的藩王府众多,其中朱厚熜曾在此地居住过七年时间。
尾联“当时各请建飞楼,敕地命名巨细分。”写当时人们纷纷请求建造高楼,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并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巨细分”。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以及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
此诗以白云楼为线索,通过对楼阁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