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来辞寓居吴陵后迁九龙冈作二首 其一

秋风来兮吹客衣,芙蓉阁边秋蝶飞。
我行吴陵不得归,故园八月荷花稀。
荷花有红又有绮,可怜不作游子衣,秋风吹吹堕流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风来辞寓居吴陵后迁九龙冈作》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毛奇龄。这首诗是毛奇龄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在秋天迁徙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毛奇龄,字山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以哲理性强、思想深邃而著称,其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包括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的创作。毛奇龄的生平和作品体现了明代中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

  2. 作品原文:《秋风来辞寓居吴陵后迁九龙冈作》
    秋风来兮吹客衣,芙蓉阁边秋蝶飞。
    我行吴陵不得归,故园八月荷花稀。

  3. 作品解析

  • 自然景物描写:诗篇开头通过“秋风来兮吹客衣”描绘了秋季的萧瑟与凉意,紧接着“芙蓉阁边秋蝶飞”,则转换到一幅秋日里的生动画面,既展示了季节变换的自然特征,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 情感表达:“我行吴陵不得归,故园八月荷花稀。”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迁移而产生的乡愁和思乡之情。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系故土,家乡八月时荷花盛开的景象,成为他遥不可及的怀念对象。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整首诗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例如,通过描述秋风、蝴蝶等自然元素,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不舍。
  • 语言风格:诗句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如使用“秋风”、“芙蓉阁”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秋风来辞寓居吴陵后迁九龙冈作》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而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毛奇龄的这首诗展现了一个古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认知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