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鸱出门苦无力,弃錤欲锄锄不得。
君家南面过百城,令我时时动颜色。
前年就君观秘书,秋霖十日仍空虚。
茅山未许抽金箧,柿簏安能写石渠。
交交桑鳸本食肉,有时食粟人不觉。
谓我尝甘齑菜香,此事从头总教错。
君今誉我非寻常,敢方李杜高文章。
山前晓幕秋风起,那得寒釭焰影长。
抱鸱出门行答王兵曹
介绍
《抱鸱出门行答王兵曹》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明代诗人毛奇龄的诗歌作品。毛奇龄,字大可,号西河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学者、诗人。《抱鸱出门行答王兵曹》是其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政的感慨。
以下是对《抱鸱出门行答王兵曹》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毛奇龄(1570—1635),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明诸生。清代初年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后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然援引虽广,以不肯核检原书,每多错误。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他的诗和散文均有很高成就,尤其在音韵学和史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其学问严谨但缺乏审慎,有时也会犯错误。他的作品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以及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原文:《抱鸱出门苦无力,弃錤欲锄锄不得。君家南面过百城,令我时时动颜色。前年就君观秘书,秋霖十日仍空虚。茅山未许抽金箧,柿簏安能写石渠。交交桑鳸本食肉,有时食粟人不觉。谓我尝甘齑菜香,此事从头总教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和个人遭遇的无奈。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困境,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抱鸱出门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毛奇龄诗歌作品中的佳作。它不仅体现了毛奇龄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这首诗中,毛奇龄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认识和感慨。同时,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历史背景:毛奇龄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毛奇龄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毛奇龄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抱鸱出门行答王兵曹》是毛奇龄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认识和感慨。同时,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