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鸱出门苦无力,弃錤欲锄锄不得。
君家南面过百城,令我时时动颜色。
前年就君观秘书,秋霖十日仍空虚。
茅山未许抽金箧,柿簏安能写石渠。
交交桑鳸本食肉,有时食粟人不觉。
谓我尝甘齑菜香,此事从头总教错。
君今誉我非寻常,敢方李杜高文章。
山前晓幕秋风起,那得寒釭焰影长。
【诗句注释】
抱鸱(chī chī): 抱着鸟。
弃:放弃;丢掉。
君家:指作者的友人家中。
南面:面向南方。古代帝王坐北朝南,故以南面为尊。
动颜色:形容被诗感动而喜形于色。
秋霖:秋季连绵细雨。
茅山:山名。
抽金箧:从金柜中取出书籍。
柿簏(lù):装柿子的竹箱。
交交桑鳸(shāng shāng sāng niū):蚕食桑叶。
食粟人不觉:比喻吃素不吃肉的人不知肉味。
谓我尝甘齑菜香:意思是说我品尝过酸辣等调料的味道,但不知道肉香。
此事:指写诗这件事。
从头:从头开始。
总教错:总是错。
方李杜高文章:比作杜甫、李白的文才高超。
晓幕秋风起:早晨的帐幕上,秋风刮起来了。
那得:那里能。寒釭(gāng)焰影长:形容灯火辉煌。釭:铜灯。
【译文】
我抱着野鸟出门苦无力,想扔掉它却拿不动。
你的家在南方过了百城,我时时被你感动。
前年你来看我的秘书书,秋雨连下十天仍然空无一物。
茅山不能抽出金柜的书,柿木箱子也不能写出石渠。
桑蚕吃桑叶本是吃肉的,有时人们吃素也不觉得什么。
说你曾经品尝过美味的蔬菜,这件事从头来都是错的。
你现在称赞我是平常的事,敢和杜甫、李白相比文才高超。
山前清晨帐幕上,秋风吹起了,哪里能看见烛光映出的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