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无雨河岸枯,七月雨水填居庐。
墙头巨樟低接叶,傍水但穴凫与鱼。
钱塘潮水涨沙足,上潮不共下潮落。
君今晚渡当晚潮,到门又值风萧萧。

注释:

六月无雨,河岸枯萎;七月雨水,填满了居庐。

墙头巨大的樟树低垂着叶子,傍水处有鸟兽在穴中栖息。

钱塘潮水涨得沙子都饱满了,上潮不与下潮同时落。

今晚您渡江过夜,到家门又遇上风萧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诗人用“六月”、“七月”两个时间点来描绘大潮的来临和离去,形象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首句“六月无雨河床枯”,写到了六月,天气炎热,没有雨,河水干涸,河岸变得十分干燥。第二句“七月雨水填平居庐”,则是说到了七月,大雨倾盆,河水暴涨,把周围的房屋全都淹没。两句一前一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气势磅礴。

第三句“墙头巨樟低接叶”,写到了岸边的巨樟树,它们低垂着枝叶,仿佛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潮。第四句“傍水但穴凫与鱼”,则是说到了水边的鸟类和鱼类,它们在水边筑巢、觅食,与大潮和谐共存。这两句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最后两句“钱塘潮水涨沙足,上潮不共下潮落”,是说到了钱塘江潮水的涨落规律,上潮和下潮并不同时到达,而是有一定的时间差。而“君今晚渡当晚潮,到门又值风萧萧”,则是说到了今晚您将要渡河过夜,但是到了家门口又遇到了大风的袭击。这两句话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示了钱塘江大潮的独特之处。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