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暴涨舟不能前谋舍舟从陆行

昨从江上来,据舷但稳坐。
樯竿挟轻风,阒忽巨浪破。
长年百无事,倦倚柁楼卧。
山色入船窗,快意亦觉颇。
谁知达黄流,遽受河伯挫。
驾狸鞭风霆,秋涨能许大。
想见欣然喜,一往恣掀簸。
役夫挽弱缆,惫甚泥没髁。
何如遵往陆,免饲蛟龙饿。
三占从二人,况有群言和。
简书绝可畏,王程敢辞瘅。
明发我将行,鸣铎驱骡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水暴涨舟不能前谋舍舟从陆行”是一句出自《孟子》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当河水暴涨而无法继续前行时,必须放弃乘坐船只,改走陆路。这句话体现了在面临困境或紧急情况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伦理和政治理念。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孟子》中的这些言论反映了孟子关于人性、社会和政治的见解,以及他对于仁爱、正义、诚信等价值的追求。例如,孟子在书中多次谈到了“义”的重要性,他认为“义”是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区分善恶的重要标准。此外,他还强调了“民贵君轻”的观念,即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的生活,而百姓也应当尊重和维护国家的稳定。

《孟子》中的语言风格独特,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孟子的言辞往往简洁明了,但含义深远,能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例如,在《滕文公章句上》中,孟子通过比喻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如用“鸡鸣狗盗”来批评那些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人。

《孟子》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的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对后世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