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文与也三首 其三

昔有待诏翁,艺林推大雅。
槃礴玉兰堂,名在唐祝亚。
诸孙今继起,亦复善挥写。
旅食长安道,叹息无知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文与也三首·其三》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还展示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期望和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善于运用夸张、想象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创造出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诗句。
  1. 诗歌原文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2. 主题分析

  • 此诗主要通过描绘兰花在庭院中的孤独与坚韧,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与相互理解的渴望。诗中多次提及兰花,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
  • 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如“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和“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信念和行动的期望。
  1. 艺术特色
  • 李白擅长使用象征和比喻,此诗中的兰花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例如,“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中的“闲庭草”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性格。
  • 李白在创作时融入了许多个人经历和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赠答之作,更是一次深入的心灵对话。
  1. 文学价值
  • 该诗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还在形式上展现了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风格。
  • 通过对古典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提到诸葛亮和司马懿,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敬仰和对智慧的追求。

李白的《赠文与也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心灵的交流。它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主题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能。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