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枣□落,麦穗犹未黄。
雉雏角角鸣,决起数尺强。
我行爱此景,下骑立旁皇。
隔林几人家,茅舍周道旁。
烟火荫疏篱,鸡豚散斜阳。
最羡厖眉翁,箕踞坐匡床。
瓦盆注浊醪,杂以饼饵香。
儿童竞欢笑,挽袂相扶将。
既徵岁时丰,亦见土俗良。
薄暮且愒止,无论道路长。
抵王屯书所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抵王屯书所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他的《前赤壁赋》。这篇散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在赴徐州途中经过王屯时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文如下:
”`
至王屯,日已夕,余方痛饮,独与客欢言,而未尝忘怀于斯人也。故作此文以记之。
余闻夫吴越之民,习苦力役,不闲田亩之利;然其食足以养生,而不知乐。惟楚人独不然,其为饮食也,则必美甘旨,而后能自胜焉。今予之游于江南也,过吴、越之境,至于楚地,见其食者,皆珍美而味厚矣。
夫鱼之为物,有似于人之为士者也。其游也疾,其性也急,其得水也深,故其浮于水面之上,若飘风之骤也,若云之流也,若鸟之翔也,若虫之飞也。
吾友张君济民,居吴中,善养鱼,而鱼亦安所施其技?一日,余过其家,见其池之广而深,鱼之肥鲜而多,乃叹曰:“鱼之美者哉!”
及至楚地,又见其鱼之异。其色如玉,其形如翠,其味如醴,其香若兰。余尝食之,口齿留香,三日不散。
嗟乎!夫鱼之于人,犹士之于国。士之用,非特以为生,亦可以兴邦也。今夫鱼之所以为美者,岂徒然哉?盖其得水之深,故其性之良也。
天下事亦有不可得者。譬如吾友张君济民,虽善于养鱼,但其所养之鱼,非真鱼也。彼之鱼,乃人工所为,虽有美色,而不足为实。
故吾尝以此语友人,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无所不有。然而,真正美好之物,非人力所能求也。
是以,我观天下之人,或贵或贱,或富或贫,皆由命定。而我独好读书,以求知。虽然,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哉!
于是乎,吾以书卷为友,以文字为伴,以笔为剑,以墨为甲。吾之志不在富贵,而在学问。
夫学无止境,道无穷尽。吾将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至若吾之所学,非徒为己所用,亦欲传之后世。使后人得吾之教益,亦能有所成。
呜呼!人生几何?岁月如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