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四首 其一

凤鸟翔寥廓,鸴鸠恋枋榆。
所赋有大小,材器宁不殊。
试观巢许流,褰裳避唐虞。
衮冕尚不取,况使纡紫朱。
万钟等稊粟,百镒亦锱铢。
寄语衔鼠鸱,慎毋吓鹓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古四首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汪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汪藻(公元1079年—公元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北宋末至南宋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清丽,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1. 诗歌原文
    相士如相马,灭没深天机。区区铜马法,徒识牝与骊。
    人言当涂公,恶人知其微。如何许邵语,受之不复疑。
    知人固不易,人亦未易知。媸妍在水镜,铅粉徒自欺。
    孰为仁义人,未假已不归。伯乐不可作,思与曹瞒期。

  2. 诗意解析

  • 相士如相马,灭没深天机。区区铜马法,徒识牝与骊。: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人,就像相士和铜马一样,外表华丽但内里空无。通过比喻,汪藻批评了那些表面光鲜却无法真正了解他人本质的人。
  • 人言当涂公,恶人知其微。如何许邵语,受之不复疑。:这里提到许邵的言论,意味着即使是被广泛接受的言辞也可能因为缺乏真实性而被质疑。这反映了汪藻对于言论真实性的思考。
  • 知人固不易,人亦未易知。媸妍在水镜,铅粉徒自欺。:汪藻认为了解一个人很难,而人也很难被完全理解。这里的水镜比喻可能是指人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像镜子里的影像一样,虽然看似清晰,实则并非真实。
  • 孰为仁义人,未假已不归。伯乐不可作,思与曹瞒期。:表达了对伯乐式人物的失望,暗示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并不依赖于外在的表现或他人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对曹操等英雄人物的敬仰。

通过对《咏古四首 其一》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汪藻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首诗不仅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呼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