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娄水曲,栖止惬平生。
户外晴波合,窗中远岫萦。
女萝牵翠密,人柳弄阴轻。
台为巢云迥,泉缘洗药清。
艺蔬频按谱,选石各镌评。
逸兴乌皮几,清斋雉尾羹。
倡酬偕德曜,著述继康成。
句向尊前觅,经从席上横。
生涯馀钓具,心事托棋枰。
遗世身难老,韬才物不争。
耽书元雅癖,佞佛亦高情。
他日遗民传,悬知独擅名。
赠陈均宁十二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末清初汪琬《赠陈均宁十二韵》的文学魅力
汪琬(1624—1691)是明朝晚期至清朝初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深沉的文化内涵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于世。在众多作品之中,《赠陈均宁十二韵》无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均宁的深厚情谊,也折射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追求。
《赠陈均宁十二韵》全文如下:
羡君娄水曲,栖止惬平生。
户外晴波合,窗中远岫萦。
女萝牵翠密,人柳弄阴轻。
台为巢云迥,泉缘洗药清。
艺蔬频按谱,选石各镌评。
逸兴乌皮几,清斋雉尾羹。
倡醻偕德曜(均宁内子善诗),著述继康成(均宁为郑举人士敬高弟)。
这首诗通过对陈均宁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户外晴波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阳光明媚、波光粼粼的湖畔;“窗中远岫萦”,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远幽静的自然之美。此外,诗中的“台为巢云迥”和“泉缘洗药清”等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还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追求。
在艺术风格上,《赠陈均宁十二韵》体现了汪琬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同时又不失其简洁明了的风格。这种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赠陈均宁十二韵》作为汪琬的经典之作,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内涵而备受推崇,更因其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态。这首诗不仅是汪琬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研究明末清初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