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州向君

石阳城西江岸春,龙丘高士方山巾。
读书兰浦水长碧,把酒雪堂花似银。
金门献策路中断,绿发红颜有时换。
华顶难同禽庆游,柳边且共嵇生锻。
趋庭皦皦白玉姿,燕台石鼓来题诗。
文章久为成均重,笔札新从翰苑知。
圜冬史馆每入直,辄向芸窗见颜色。
因道家公旧有心,能使群贤远相忆。
楚江东下绕临皋,赤壁于今战未消。
谁解此中闲岁月,有人家住绿杨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黄州向君》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他在贬谪黄州期间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寄黄州向君》:

  1.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文、画均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寄黄州向君》是苏轼在被贬至黄州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复杂的心境和丰富的情感。

  2. 作品背景:苏轼在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从元丰三年二月到元丰七年四月结束四年零两个月的贬居生涯。在这期间,苏轼不仅遭受到了生活的困顿,还承受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 作品原文:《寄黄州向君》原文如下:

石阳城西江岸春,  
龙丘高士方山巾。  
读书兰浦水长碧,  
把酒雪堂花似银。  
金门献策路中断,  
绿发红颜有时换。  
华顶难同禽庆游,  
柳边且共嵇生锻。  
趋庭皦皦白玉姿,  
燕台石展。  
  1. 作品鉴赏:苏轼的《寄黄州向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以及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如“石阳城西江岸春”,“把酒雪堂花似银”,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同时,通过对比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与友人的闲适生活,苏轼表达了对现实不满以及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2. 文化影响:苏轼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他的诗词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厚,无论是其豪放派的代表作品还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均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他在遭遇人生低谷时的诗词创作,更是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情感丰富性和艺术创造力。

  3. 艺术手法:《寄黄州向君》采用了典型的宋词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以乐写哀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此外,词中的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充分显示了苏轼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寄黄州向君》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写下的一篇充满深情的词作,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学到如何通过艺术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