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阳城西江岸春,龙丘高士方山巾。
读书兰浦水长碧,把酒雪堂花似银。
金门献策路中断,绿发红颜有时换。
华顶难同禽庆游,柳边且共嵇生锻。
趋庭皦皦白玉姿,燕台石鼓来题诗。
文章久为成均重,笔札新从翰苑知。
圜冬史馆每入直,辄向芸窗见颜色。
因道家公旧有心,能使群贤远相忆。
楚江东下绕临皋,赤壁于今战未消。
谁解此中闲岁月,有人家住绿杨桥。

寄黄州向君

石阳城西江岸春,龙丘高士方山巾。

读书兰浦水长碧,把酒雪堂花似银。

金门献策路中断,绿发红颜有时换。

华顶难同禽庆游,柳边且共嵇生锻。

趋庭皦皦白玉姿,燕台石鼓来题诗。

文章久为成均重,笔札新从翰苑知。

圜冬史馆每入直,辄向芸窗见颜色。

因道家公旧有心,能使群贤远相忆。

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诗句、译文、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石阳城西江岸春: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春季时节。
  2. 龙丘高士方山巾:龙丘是一个地名,这里指代一个隐居的人;方山巾是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用来象征这位高士的简朴生活态度。
  3. 读书兰浦水长碧:兰浦是一个地名,这里指代一个地方;水长碧形容水的清澈见底。
  4. 把酒雪堂花似银:雪堂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名字,这里借以表达饮酒赏花的场景。
  5. 金门献策路中断:金门是一个古代的城门名,这里比喻仕途的艰难与阻碍。
  6. 华顶难同禽庆游:华顶是山峰的名字,这里指代一种难以达到的高远境界;禽庆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字,这里用来比喻志同道合的友人。
  7. 趋庭皦皦白玉姿:趋庭表示追随长辈或师者,这里强调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白玉姿指代这个人的美好形象。
  8. 燕台石鼓来题诗:燕台是一个地点,这里借以表达自己曾经在那里留下过足迹;石鼓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象征文化的力量。
  9. 文章久为成均重:成均是指古代的学校,这里表示自己的文学成就受到重视;久为表示持续的时间较长。
  10. 笔札新从翰苑知:翰苑是古代的一个机构,这里指代学问和才华的来源;知在这里有了解、认识的意思。
  11. 圜冬史馆每入直:圜冬可能是一个地名,史馆是古代的一种藏书机构;入直表示每天准时去工作。
  12. 辄向芸窗见颜色:芸窗是指书斋中的窗户,这里表示经常能看到书籍的颜色;颜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知识的色彩。
  13. 因道家公旧有心:道家公可能是指某人的姓氏或名字;旧有心表示对某人的感激之情。
  14. 能使群贤远相忆:群贤指众多有才德的人;远相忆表示能够使这些人才德远扬并被人们记住。

译文:
石阳城西的江岸春天景色如画,那龙丘高士就穿着方山巾。在读书时兰浦的水色格外清澈,把酒赏花时雪堂的花儿仿佛是银色。当年在金门献策之路上遭遇了挫折,如今已白发苍苍红颜易改。华顶之巅难以与那禽庆一样游历,柳旁之地暂且与嵇生一起锻造剑器。在玉堂里趋庭时身影明亮洁白,燕台石鼓前曾留下题诗。文章长久以来备受重视,笔札新近从翰苑中得到认可。史馆中每日都见到他的身影,总是能在芸窗前看到他的风采。因为曾得到道家公的帮助而心存感激,能让众多贤才远离而让人怀念。楚江东下绕过临皋,赤壁至今仍战火不息。谁能理解这种闲适的岁月,有人在绿杨桥下生活着。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黄州生活的回忆以及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怀念和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黄州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豪迈与现在的淡泊,表达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黄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归属感。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深厚,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