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松堂三首 其一

岁寒犹自著青葱,校取群芳迥不同。
但值微风传远响,何妨写入颂琴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松堂三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听松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开篇“听松堂三首 其一”,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以松声为引,抒发情感。诗中“岁寒犹自著青葱,校取群芳迥不同”两句描绘了冬日松树依旧苍翠的景象,与四季变换中的其他植物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接着,“但值微风传远响,何妨写入颂琴中。”这几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便是细微的自然之声,也值得被歌颂和珍藏。

在诗的第二部分,“青苍鳞甲最森森,摇动薰风弄夕阴。”描述了松树苍劲的外形和随风摇曳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氛围。而“赖得主人常抱膝,与渠对作卧龙吟”则是说,有位主人常常抱着膝盖静坐,仿佛在倾听松林的韵律,如同传说中的卧龙一般。

诗的结尾部分,“多少冈松接墓田,何时携我一攀缘。期君共拣修枝上,结个云巢学地仙。”反映了作者希望与友人一同攀登山岗,寻找那些生长在墓地边的松树,并在此构建一个类似仙境的地方。

这首《听松堂三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致的诗歌,更是王安石借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哲学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松树的细致描绘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