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貉稽说:“我的口碑很差。”
孟子说:“没有关系。士人厌恶这种多嘴多舌。《诗经》说过:‘愁思重重压在心,小人视我眼中钉。’孔子是这样的人。‘不能消灭别人的怨恨,也不要失去自己的声誉。’文王是这样的人。”
《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本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该书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以及他对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九节’这句话可能是在引用孟子的某一部分内容,但具体是哪一部分并不可知。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回答。
如果需要了解孟子的具体思想,可以参考《孟子》一书中的其他部分。
貉(mò)稽:人名。姓貉,名稽。
理:和顺。
“忧心”两句:见《诗经·邶风·柏舟》。悄悄,忧愁的样子。愠,恼怒。
“肆不殄”句:见《诗经·大雅·绵》。肆,故,既然。殄(tiǎn),灭尽。厥,代词,其。问(wèn),通“闻”,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