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八节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诸侯的宝物有三种:土地、百姓和仁政。把珍珠、美玉当作宝物的,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介绍


《尽心》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人性、道德和政治的论述。在这一章节中,《孟子·尽心下·第二十八节》主要探讨的是仁政与王道的问题。

具体来说,这章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君臣关系:强调君主应以“敬”为本,即对国家、百姓怀有敬畏之心。
  2. 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贤才的基础,通过教育可以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和治理能力。
  3. 王道与霸道的区别:指出仁政(王道)与暴虐之君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仁政注重“爱人”,而霸道则强调对百姓的压迫。

这一章节在《孟子》中属于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对于理想社会和政治体系的理想追求。通过这些论述,《孟子·尽心下·第二十八节

注解

政事:指仁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