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慕不可已,居庐傍泉台。
自昔谁最称,王裒蔡伯喈。
今者青园公,哭父如婴孩。
负土既已就,筑室倚树櫰。
攀身见枝枯,滴泪成土灰。
吾友孝廉嗣,为图志馀哀。
徬徨着草笠,手指寒林隈。
云祖尚宝公,千载从此埋。
丹青有时蚀,丘山有时隤。
惟彼庐墓人,天地同昭回。
题青园庐墓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青园庐墓图》是明代诗人毛奇龄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思和怀念的墓地画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作者介绍:毛奇龄,字灵符,号西河,明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个人的情感体验。毛奇龄的创作涵盖了山水诗、边塞诗等多种题材,其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歌原文:《题青园庐墓图》中毛奇龄用“孺慕不可已”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哀思;“居庐傍泉台”描绘了墓地的宁静与美丽;“自昔谁最称,王裒蔡伯喈”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哀悼故事,强调了悼念之情的崇高;“今者青园公,哭父如婴孩”则具体描写了当代人物面对亲情的悲痛;“负土既就,筑室倚树櫰”表现了守墓人孤独而坚毅的生活状态;最后“攀身见枝枯,滴泪成土灰”则是对生死无常的一种感慨。
《题青园庐墓图》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亲情至深的理解,而且通过对墓地环境的生动描绘,传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