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无锡吴明府

忆昔游延陵,常登夫椒山。
慷慨怀令君,高云相与还。
就视获良契,茂茂承欢颜。
饮泉知其清,置身东峰间。
把弄不忍去,宛若冰雪寒。
迄今逾岁月,七见山花丹。
相思寡言讯,欲奋无羽翰。
朅来返梁苑,延憩从近关。
夫君惠化洽,比蔀能相安。
津亭共车乘,垄亩偕盘餐。
初为典使召,星轺起追扳。
继为负土行,而且卧辙环。
翟相制未复,寇公留多端。
与民一家人,贤哉居是官。
今兹四征起,羽檄纷河干。
只恐念方叔,徵辇来啴啴。
我本羁旅客,中心恋所欢。
临风寄微言,三覆增长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寄无锡吴明府》确实是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寄无锡吴明府》的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毛奇龄。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对《春秋》有深入研究,并因此得名“孝伯”。
  2. 作品原文:《寄无锡吴明府》原文如下:
寂寞先生一草堂,东山卧稳北窗凉。  
消闲题凤过溪墅,扶病听莺傍苑墙。  
恨我归期成蹭蹬,向君离思转徬徨。  
黄花篱落秋深处,准拟相过醉十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及其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寂寞先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与清高,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通过对比友人的住所“东山卧稳北窗凉”,表达了友人生活的安逸舒适,反衬出诗人自己的处境艰难。诗中的“消闲题凤过溪墅”和“扶病听莺傍苑墙”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对健康状态的无奈。而最后两句“恨我归期成蹭蹬,向君离思转徬徨”,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状态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1. 文化意义:《寄无锡吴明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明朝时期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诗中的许多元素,如山川、植物等,都与当时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同时,诗人对友人的描写也展示了明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交往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抒发情感和交流思想。

《寄无锡吴明府》是明代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社会文化的窗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提炼,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