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圃小游仙六首 其六

松籁泉声远近闻,重楼缥缈入层云。
拟将身附门墙列,乞取先生十赉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艺圃小游仙六首·其六》是一首清代诗人汪琬所作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原文:瀑布好明月,上有石梁横。矫首望东海,正见蟾蜍生。扬辉天汉閒,下照篷丘城。桂实几凋落,姮娥空闻名。咄哉玉斧子,不如白兔精。灵药不服食,执柯独何成。迢迢彩云间。

  2. 作品鉴赏

  • 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瀑布、月亮、东海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天地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象征意义的运用:诗人在诗中以“蟾蜍”比喻月亮,以“姮娥”指代嫦娥,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哲理思考:诗中的“玉斧子”与“白兔精”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力量,而“灵药服食”、“执柯成阴”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汪琬(1624—1683)是清朝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后人的认可。在清代文坛上,汪琬以其诗词和散文的成就,成为了一代宗师。
  • 诗歌风格:汪琬擅长写景抒情,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理想。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艺圃小游仙六首·其六》作为汪琬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思想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