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南湖即事

扬舲出乍浦,高会南湖滨。
春流涨前溪,朝日吐远津。
结欢共遐迩,慕类忘新陈。
临江接轻航,大道驰广轮。
平居既修逖,积岁多风尘。
何期愬难遘,兼得叙所亲。
高筵倚长薄,妙伎联芳茵。
但憎酒车缓,勿愁日驭湮。
迟之见没月,将欲留经旬。
离怀未全抒,良遇当再伸。
尝恐岁时迈,对客为欢欣。
况兼道路难,避人多苦辛。
清明断霜雪,裹帽如纶巾。
早行尚蒙头,双鬓已若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南湖即事》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在南湖边与友人欢聚的场景。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原文
    扬舲出乍浦,高会南湖滨。
    春流涨前溪,朝日吐远津。
    结欢共遐迩,慕类忘新陈。
    临江接轻航,大道驰广轮。
    平居既修逖,积岁多风尘。
    何期诉难遘,兼得叙所亲。
    高筵倚长薄,妙伎联芳茵。
    但憎酒车缓,勿愁日驭湮。
    迟之见没月,将欲留经旬。

  2. 诗歌内容

  • 扬舲出乍浦:描述船只从乍浦扬帆出发的情景,显示了诗人与朋友们的出行准备。
  • 高会南湖滨:表达诗人与朋友在南湖边的聚会,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友情的愉悦。
  • 结欢共遐迩:描绘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刻,共同感受彼此间的亲密无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 平居既修逖:说明平时生活中虽然忙碌或疏远,但这次聚会却带来了难得的相聚。
  • 积岁多风尘:反映出诗人与朋友长时间未见,此次聚会增添了许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回忆。
  • 何期诉难遘:表达了一种惊喜之情,即期待已久的聚会竟然如此容易实现。
  • 兼得叙所亲:同时有机会向久违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增加了聚会的情感深度。
  • 高筵倚长薄:描写宴席上丰盛的食物和舒适的环境,为聚会增添了愉悦的氛围。
  • 妙伎联芳茵:形容宴会中有技艺高超的艺人表演,增加了聚会的娱乐价值。
  • 但憎酒车缓:尽管宴会上酒驾缓慢,但诗人并不感到不快,反而享受其中。
  • 勿愁日驭湮:暗示时间过得飞快,而诗人和朋友则在享受当下,不担心时间的流逝。
  • 迟之见没月: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即将到来的预感,同时也预示着聚会的结束。
  • 将欲留经旬:暗示聚会将持续很长时间,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
  1. 人物关系
  • 《集南湖即事》中的诗人与朋友们之间似乎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在南湖边的聚会不仅是为了享受自然美景,更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相互关心。
  1. 主题思想
  • 《集南湖即事》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赞美和珍视。诗人通过对南湖边聚会的描述,展现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诗中的“结欢共遐迩,慕类忘新陈”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1. 艺术手法
  • 《集南湖即事》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如“扬舲出乍浦”、“高会南湖滨”、“结欢共遐迩”等,使诗中的景色和情感更加鲜明和动人。同时,诗人还使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1. 文化价值
  • 《集南湖即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它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经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对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启发。
  1. 读者影响
  • 《集南湖即事》这首诗因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赞誉。许多读者被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和真挚的友情所感动,感受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成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一份美好回忆。

《集南湖即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南湖边聚会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