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士白鱼潭

春嶂开红药,秋潭跳白鱼。
人传平子赋,家受石公书。
何日同相访,山阴道士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南士白鱼潭》是清代黎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描述了春天山涧红药盛开、秋天白鱼在潭中跳跃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访的愿望以及对于隐居生活方式的向往。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中的“春嶂开红药”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山涧中红花烂漫的美丽景色,而“秋潭跳白鱼”则生动地刻画了秋天时节白鱼在清澈潭水中跃出水面的动态美。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诗中“人传平子赋,家受石公书”一句可能指的是诗人家族受到了古代文学家的称赞,这种背景为诗人的创作增添了几分文雅的气息。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文化的理念。

诗中的“何日同相访,山阴道士庐”表达了诗人对于与朋友相聚、共同享受隐逸生活的渴望。这里的“山阴道士庐”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清幽的山林住所,这样的环境正是诗人所向往的隐居之地。通过这样的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黎简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也值得一提。黎简是清代广东顺德人,号二樵、石鼎道人等,他不仅擅长诗词、书法和绘画,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寄白鱼潭渔者》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寄南士白鱼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