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都门故人二首 其二

泉石中间一把茆,偶营寝舍结书巢。
山王自是无音问,未必嵇生爱绝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都门故人二首·其二》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五言古诗,作者是汪琬和张羽。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异乡思念故人的深切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汪琬,字苕文,号钝翁,明朝晚期文学家、散文家,浙江桐乡人。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和民生问题,主张文学创作要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空泛的辞藻,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
  • 张羽,字凤举,号山阳子,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微妙变化,用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诗歌原文
    泉石中间一把茆,偶营寝舍结书巢。
    山王自是无音问,未必嵇生爱绝交。

  2. 诗歌解析

  • 此诗以花上的断续雨声和江头的来去风声开篇,造出一种凄迷而动荡的氛围;三四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五六句将视线从眼前的景象拉远,以澹澹的长江水和悠悠的远客情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相思之情;末两句以落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怨恨与无奈。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边的景象,并寓含深切的相思之情。

《寄都门故人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深情厚意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的宝贵资料。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