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子 其六

红荷短间白荷长。
细细风来细细香。
浓露滑篙联艇侧,同来到处问家乡。
乡家问处到来同。
侧艇联篙滑露浓。
香细细来风细细,长荷白间短荷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带子其六》是清代诗人毛奇龄的作品,该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夫妻间的误解与冲突,以及最终的决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毛奇龄(1673—1752),字大可,号秋晴,晚号拙翁,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擅长描写爱情主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1. 诗作风格
  • 毛奇龄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艺术魅力。在《双带子其六》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海燕这一形象来表达夫妻之间的误解和冲突。
  1. 诗作内容简析
  • 诗的第一句“寒雨江汀隔断桥”描绘了一幅江雨绵绵、汀桥隔断的寒冷景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 “去时当似不来潮”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段关系的迷茫和困惑。
  • 接下来的几行诗描述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如“兰浦忆人愁渺目”,“夜梦合花梢”,以及“一纸书缄泪两行”等,生动地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对这段关系的失望和决绝态度。
  1. 诗作的艺术特色
  • 《双带子其六》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特别是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方面。通过对海燕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毛奇龄成功地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 诗中的用词考究,如“私言切语谁人会”等句子,既体现了毛奇龄精湛的诗词功底,也增加了诗作的感染力和深度。

《双带子其六》作为毛奇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清代文学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