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住尧山坞,山房更觉清。
笋从砖罅迸,蕈占石根生。
不雨涧长溢,无风松自鸣。
惭君频乞记,境绝语难成。
题石坞山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石坞山房》:清幽山水间的诗情画意
在江南的长洲,有一处名为石坞山房的地方,它静静地伫立在尧峰之麓,仿佛是一幅精致的水墨画。明代诗人汪琬以《题石坞山房》这首诗,将这幅画的景致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共住尧山坞,山房更觉清”,这句诗描绘出了山房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表达了他对这处居所的喜爱,更是借由自然之美,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汪琬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超然物外的情怀,而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怀的写照。
诗中的“笋从砖罅迸,蕈占石根生”,则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山房周围的自然景观。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氛围。
最触动人心的还是那句“境绝语难成”。汪琬在这里似乎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感或是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追求。他在这里寻找的是心灵的寄托,而非物质的富足。
《题石坞山房》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汪琬对自然美的感悟,更深刻地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文人在喧嚣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向往。
通过对《题石坞山房》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体的情感世界。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一次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