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故有名,浪迹到江城。
澒倩山君守,符令社鬼惊。
箨冠三寸小,羽氅数铢轻。
闻说游诸岳,飞行不计程。
再赠道者
介绍
《再赠道者》是明代诗人汪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再赠道者》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隐逸形象,其核心主题是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主题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屡见不鲜,但汪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将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文化的重视,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烈的共鸣性,使得《再赠道者》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象征之一。
从艺术手法上来讲,汪琬在《再赠道者》中运用了多种文学修辞技巧。例如,他使用了比喻和象征等手法,通过“清都故有名,浪迹到江城”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此外,“闻说游诸岳,飞行不计程”则展现了他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这些修辞技巧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再赠道者》的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诗中的每一句都经过精心构思,字字珠玑,句句入耳。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体现了汪琬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流畅。同时,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历史元素,使得整首诗不仅仅限于个人的情感表达,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需要指出的是,《再赠道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例如,诗中提到的“澒倩山君守,符令社鬼惊”,可能暗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心的惶惑。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使得《再赠道者》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再赠道者》是一首充满哲理、富有情感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汪琬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人们理解明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