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门联

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
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芥子园门联是李渔的作品,出自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芥子园门联:

  1. 作品背景与作者
  • 作品出处:芥子园门联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所创作。《芥子园门联》作为李渔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联艺术的理解。
  • 作者介绍:李渔,原名仙吕,字笠鸿、谪凡,号天徒,后半生改名渔,号笠翁。他不仅是一位戏曲理论家,还是中国古典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等作品中,李渔展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独到见解和对文化艺术的深刻理解。
  1. 门联内容解析
  • 上联:“孙楚楼边殇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这副对联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还巧妙地运用了地名来增强对联的意境。其中“孙楚楼”指的是金陵城西的一座古酒楼,“殇月”则暗示着在月光下饮宴或赏景的情景,而“读书人”则表达了主人热爱学问、勤于学习的品格。
  • 下联:“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这副对联以桃花为意象,暗喻家庭和睦、兴旺。“双桃钥户”意味着家中有两位贤惠的女性掌管门户,寓意着家庭中和谐相处的氛围,而“方朔之三”则借用了《史记·淮南王列传》中的典故,表达出家族成员之间的智慧和谋略,使得整个家庭更加繁荣昌盛。最后,“陶潜之半”则是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一种赞美,意指虽不如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但家庭生活依然美满幸福。

通过对《芥子园门联》及其作者李渔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这不仅是对李渔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艺术的一次珍贵展现。

相关推荐